为培育学生热爱生活、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,以美育浸润心灵、以艺术点亮青春,进一步丰富校园心理文化生活,营造积极向上、温暖互助的校园心理氛围,决定举办“秋韵映心·绘暖校园”心理创意作品大赛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主题
秋韵映心·绘暖校园——用创作定格秋日美好,用心灵拥抱健康生活
二、参赛对象
全体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
三、作品类型与技术要求
1.绘画作品
形式不限(国画、油画、水彩/粉画、版画、漫画、插画、数字绘画等均可)。作品尺寸A3(297mm×420mm)大小为宜,最大不超过100cm×100cm。需提交作品原件及电子版(JPG/JPEG格式,分辨率不低于300dpi),系列作品不超过4幅。
2.手工作品
形式不限(雕塑、陶艺、编织、剪纸、模型、综合材料等均可)。作品需稳固,便于搬运与展示,体积不宜过大。需提交作品原件及多角度电子照片(不少于3张,能清晰展示作品全貌与细节)。
3.摄影作品
单张照片大小不低于3MB,JPG/JPEG格式,可适当调整照片光影,不得简单合成。需提交电子版作品,单幅或组照均可(组照不超过6张)。
4.数字媒体作品
形式不限(动态海报、短视频、动画、交互设计、心理健康主题小程序、H5页面等均可)。视频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,MP4格式,分辨率不低于1920*1080;交互作品需提交可执行文件或访问链接/二维码,并附简要操作说明。
四、作品内容要求
1.主题契合:围绕自我意识、情绪管理、压力应对、生命成长、人际和谐等心理健康主题,结合秋季元素(秋季自然景象如秋阳、晴空、丰收、落叶等,秋季情感体验如宁静、喜悦、成长、沉淀等),创作具有艺术感染力与心理共鸣的作品,传递积极人生态度与内在力量,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思考。
2.原创性。参赛作品须为本人(或团队)原创,严禁抄袭、剽窃他人作品;若涉及知识产权纠纷,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。使用AIGC工具创作的作品,需注明所使用的工具名称,及在创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。
3.版权说明。主办方拥有对参赛作品的非商业性活动(包括展示、报道、宣传、推广等)的使用权,作者享有作品署名权。
五、作品提交方式及时间
1.电子版提交:参赛作品的电子版文件和300字以内的简要文字说明(Word文档,说明作品的名称、类型、创作思路及与心理健康主题的关联等)压缩为一个文件夹,命名格式为“心理创意大赛-作品类型-学院-姓名-学号-联系电话”(示例:心理创意大赛-绘画-传媒学院-张三-2508261234-138XXXXXXXX),发送至:782263707@qq.com。
2.实物提交: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实物原件提交至以下地点:
(1)南湖校区
地点:“快乐小筑”心理工作站(南湖校区4栋103室)
联系人:赵春年 电话:18727721175 QQ:2672607294
王老师 电话:59363164
地点:“依心小屋”心理工作站(南湖校区6栋101室)
联系人:闵 淼 电话:15897745358 QQ:2711148782
高老师 电话:59363712
(2)阳光校区
地点:“畅聊小屋”心理工作站(阳光校区6栋216室)
联系人:彭启哲 电话:15272625716 QQ:2442269251
李老师 电话:59367340
3.截稿日期:2025年10月28日
六、评选与奖励
1.评选标准:主题契合度(40%)、创意与艺术性(30%)、情感表现力与思想深度(30%)。
2.奖项设置:按作品类型分别评选,具体如下:
一等奖3名,颁发荣誉证书及价值500元左右的文体类奖品;
二等奖5名,颁发荣誉证书及价值300元左右的文体类奖品;
三等奖10名,颁发荣誉证书及价值100元左右的文体类奖品;
优秀奖若干,颁发荣誉证书。
3.展示展出:优秀作品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厅展出,作品旁标注作者姓名、学院及作品简介,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推广。
心灵需要表达,创意点亮生活。我们诚挚邀请全体同学踊跃参与,用艺术描绘内心风景,共同描绘内心的风景,传递温暖与力量,共同营造更加健康、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!!
党委学工部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传媒学院、服装学院、资源与wedvictor伟德
2025年10月10日